印刷套印不准可以试试下列办法
输纸部件和定位部件调节不当
首先,输纸机构是纸张进入印刷单元的关键。在印刷过程中,一旦输纸发生歪斜,不但要检查递纸吸嘴和分纸吸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要检查接纸轮的压力大小、输纸带的松紧程度等。另外,如果飞达头的高低调节不合适,将导致纸堆的升降量与纸张薄厚不匹配,造成分纸吸嘴吸纸不稳定,出现纸张歪斜,从而造成套印不准。
其次,前规挡纸舌与输纸台板要保持垂直,且所有前规挡纸舌应在同一直线上。只有前规稳定后,纸张才可以顺利到达前规进行定位。若纸张早到,挡纸舌会将纸张弹回,影响定位或出现叼烂纸现象。若纸张晚到,在前规处就不存在稳纸时间,在递纸牙完全叼住纸张之前,前规就已离开,极易导致纸张定位不准,从而影响套准。
再次,侧拉规的规矩面与前规定位面要求垂直,侧拉规压纸盖板的高度以3张纸厚为宜,侧拉规纸球的压纸力度要求适当,拉纸距离一般为5~8mm,距离太大或太小都会使纸张拉不到位,造成套印不准。
最后,纸张在输纸台板上要经历高速、到达前规处减速的过程,以消除递纸机构惯性冲击对纸张的影响,然后叼纸牙闭合实现零速叼纸,递纸机构加速,与滚筒等速交接纸张。如果叼纸牙闭牙时间提前或滞后,而此时纸张前边缘距离牙垫较远,在叼纸牙的作用下,纸张边缘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套印不准。此外,当递纸机构的零部件磨损,也会因其间隙增大、定位精度降低而影响套印。
滚筒叼牙松紧不匀 牙垫高低不平
单张纸胶印机滚筒叼牙的平整度对于套印准确性至关重要,压印滚筒或传纸滚筒的牙垫高低不平,会造成滚筒叼牙叼力松紧不匀,从而影响其在下一色组的准确定位。当一排叼牙中的一个或几个叼牙太松,压印过程中纸张就会发生局部的强迫变形,从而形成局部套印不准。这种套印不准往往还会伴随纸张打皱现象。
牙轴磨损
如果双倍径压印滚筒两组牙轴的磨损程度不一致,会造成叼力大小不一或牙轴上牙箍发生轴向位移。叼力较小的牙轴叼纸准确性较差,未被叼住的纸张容易发生滑移现象,就会出现套印不准,而叼力正常的牙轴则能稳定地叼住纸张,由此会产生AB套印不准。纸张自身性质
纸张塑性变形
对于书刊印刷企业来说,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物,而其又是一种具有塑性变形的材料。不同纸张塑性变形特性相同,当塑性变形大的纸张在较大的印刷压力作用下,其宽度和拖梢两角的长度会有微量扩展,造成套印不准,尤其是在纸张的拖梢部位更为严重。印刷压力愈大,纸张变形愈明显。所以在印刷同一批产品时,为保证套印的稳定性,每色印版的压力应尽可能一致,但有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压力,如进口多色胶印机的印刷压力往往是随机组递减。
纸张丝缕方向
纸张丝缕和套印准确性同样有密切的关系。单张纸应尽可能地使用纵丝缕纸张,以使纸张纵向和滚筒轴向平行,而且同一批产品,印刷用纸的丝缕方向一定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套印精度。
纸张剥离力
经过压印区印刷后的纸张,被滚筒叼纸牙叼住,迫使其与橡皮布脱离。此时,纸张上的纤维组织受到两个方向力的作用,一个是叼纸牙对纸张向下的叼力,另一个是油墨对纸张向上的黏着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印刷过程中,若压印滚筒的叼纸牙有足够的叼力,能保证纸张不发生位移,则剥离力的大小就成为影响纸张变形的主要因素,其变形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纸张性质。塑性变形大的纸张,剥伸变形也大,反之则小,所以印刷高档产品时要尽可能选择优质纸张,以避免剥离张力影响套印。
(2)纸张表面受墨面积。纸张表面着墨面积愈大,墨层愈厚,纸张剥伸变形愈大,套印精度降低。
(3)油墨黏度。油墨黏度与黏滞性愈大。纸张剥伸变形也愈大,反之则小。为减少套印不准,可以适当调整油墨黏度。环境因素
正常情况下,印刷车间温度应控制在18~28℃,湿度控制在40%~70%。一旦印刷车间环境温湿度和纸张的调湿处理不适当,以及印刷时用水量太大,极容易造成套印不准。这类因素引起的套印不准无法用机械调节解决,只能采取纸张调湿。具体可采取倒逆的方法:纸边起皱时,以热风吹去水气;纸堆因干燥翘起时,用湿气把纸边润湿。工艺或操作不当
操作不正确
(1)印刷压力调节过大,会造成纸张在牙排内滑动,则需要减小印刷压力。
(2)纸张叼口过小或一边大一边小,需要重新调整,改变叼口大小。
(3)印版滚筒的包衬厚度调整不合适,造成套印时印迹不重合,需要重校印版滚筒包衬厚度。
(4)印版表面润版液量过大,造成纸张严重变形,需要减小水量。
(5)油墨温度过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油墨过稠,需要加调墨油或撤淡剂来增加油墨的流动性。
(6)印版安装或调整不正确,致使印版歪斜或未安装到位,需要重校印版位置。
工艺不适
(1)拼版不准,造成个别图片位置不重合,需重新拼版。
(2)工艺编排不合理,例如多色叠印一般应按照先浅淡后浓重、先网目调后实地的顺序进行印刷,一旦色序不正确,极有可能造成套印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