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台湾印刷业掠影

  从三家台湾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内地印刷业的未来

  初秋时节,我随上海轻印刷行业协会同仁一行16人赴祖国宝岛台湾观光考察,受到当地印刷业同行热情Q h F \ 8 J X接待,同宗同祖的两岸业者在一起交流,颇有心得体会,点滴记] 5 g \录,以示同行借鉴,对目前发展艰难的印刷业做些参考。
  由于两岸长期隔离,偶有交流也是展会上,对台湾印刷厂的直接考察,业界较少,所以,协会原计划借台湾2006年. ) X k Z J9月的F 5 ^ O X L d台北国际印7 D t刷器材展(TIGAX 06),做商务考察,不料,恰逢台湾“倒扁运动”正热,未能成行,一波三折,最后@ B h P M I绕道曼谷才得以进入台湾。有20年历史的台北国际印刷器材展,虽没有上海全印展那样气派,但也展出了处于印刷发展前沿的新技术,{ q M如RFH G f _ID射频标鉴的印刷与加工,喷绘机及数码机也T K x V E + V A是新品不断,由上海电气集团收购的日本秋山国际也将交替式双面机带去展览……从当地媒体的报道中% : 1 O可见展览之盛,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台湾印刷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条路径。
  兴台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踏上宝岛,相熟的文化,标准的普通话,及优质6 y ) E的服务,令人备E 5 p感亲切,我们拜访的第一家印刷公司是位于台中市忠孝路的兴台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去年刚刚度过甲子之庆。笔者不由得联想到另一家长青企业,秋雨印刷,今年也是60周岁,其创办人林秋雨先生至今仍在? F C D . L N k r公司操持运作。兴台与秋雨两家企业可算做台湾基业长青的印刷界代表。
  20世纪90年代,因环保及成本问题,台湾印刷业大多迁入郊外工业园区内,留在市区的仅为一些店面小厂,一二台单色机而已。兴台位于台中市火2 p L _ W J * X车站附近的忠孝路,因台湾的土地为私有化,早期成本较低,所以该公司还有能力留在市区。兴台公司的印刷质量当属上乘,台湾广为使用的平印色谱,即为该公司3 N T 0 y L T Q b印制,从1977年初版到2006年9月第6版共印刷了9次之多,可见该公司对标准化及色彩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能力。我们G U G t g =到达那天,兴台公司董事长正好在北京领奖,该公司在今年“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中荣获“创新大奖”,获奖r p I , z ! =作品为中国湖南一位画家的` u # D 1 @ S r油画作品“静E 5 * I静的小河”。用Epson 9800打印在油画布上,并– C y P采用增厚剂模仿油画笔触,该艺术品的复制惟妙惟肖,赢得了评委好评,荣获大奖。该公司专门设有数码m H y F ~ ^ +复制车间,陈列室中摆放的全是艺术k P $ m品复制品,从数码打样到色彩管理,乃至后期打印装裱,兴台独辟蹊径。
  陪同我们参观的过程中,兴^ g W 6 d f : K台公司数码印刷部门负责人陈先生不断地接听来自海外的长途。目前,兴台公司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海外华人圈,从美国、加1 F ~ .拿大到澳大利亚等地。台湾岛上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很理想。此行我们也参观了台北g / ^故宫,发现除日本二玄社外,台湾H R W l f X i } H本地也复制了台北故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摹本尚未在内地流传),复制品售价为人民币3000元,质量虽好却鲜有问津。这也给我x s O们想从事艺术品复制的数码印刷同仁一个警示:技术已不是问题,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兴台公司的印刷车间设在一幢旧的大楼内,3台传统印刷机有一台停着,传统业务明显不足。印刷品中艺术画册占了不少,每单印数不超过2000册。该公司颇像内地的雅昌,追求技术与标A ! b b 3准的领先。
  就在我们参观结束坐下喝茶的时候,每人一份的纪念册已送至手中。这是进厂时到访人员的合影照,每位宾客的名字均已打印在上面,连同照片做了一册。纪念册将数码技术的个性化优势彰显无遗。
  红兰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此行拜{ N S 0 w D , – _访的第二家公司为台湾著名的红兰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该B H * / , C U \ H公司创办于1965年,已有40多年历史,经历了台湾经济; r u 9 t f h V腾飞的80年代,已\ + S A K ] \走向成熟阶段。红兰公司从传统的印刷领域走向了整合营销、公关、传播等新兴媒体,将信息传播从平面纸张延伸至多媒体传播。公司近400名员工分属4个部门,红兰创意传播、乔羽彩色印刷、聿成装订、第一美卡。红兰公司整合了传播产业= 1 j x链中的各个子系统,这种发展模式K I m w _ r U 4,颇像日本的印刷大企业发展思路,为客户提供全套的营销服务——从创意、营销、计划、设计、印前,到印后加工及包装,甚至规划记者招待会、CF拍摄、节目制作、结合媒体传播等一系列产业链整合。将印刷往两头延伸,实现增值服务,这W j , $ m B当然有难度,不是一般印刷公司能实现的,但对于有一定规模实力Q l h [的大公司来讲是一个发展方向。
  红兰公司的印刷设备分置在两处r 1 e 7 7 1 \ [ S,一处配有海德堡M-6_ x :00商S 4 – + T k N业轮转机及海德堡单张纸印– ? P P ` g r刷机,主要承印杂志、样本;另一处则位于2001年5月在桃园平镇市新建的厂房,内设乔羽彩色印刷及第一美卡两个部门。乔羽专Q B 2 [ i职包装印刷,尤为擅长DVD包装,这与台湾电子加工业发达有关7 [ c 3 o ) Y b /,客户多在桃园、新竹两地。第一美卡则是传统印刷业的延w y ; f ]续,从德国进口H D U x H的设备耗资400万欧元,专做储值卡、金融卡、会员卡之类。V 1 ~ . f ! # . Z在台湾各城市,满街都是大大小小的银行。内地多房奴,台湾多卡奴( q =,一个人– W c 2K w S J 4十几张卡不稀奇,借款容易且利息~ _ )低。制卡业在台湾是个发展不错的行业,只是投资巨大。
  红兰公司由陈氏4弟兄创办,老大陈照雄已年过7旬,还亲自驱车来接我们。其办公室内各届政要题字高挂在墙J 9 5 h上,可见政府与之良好的关系。对于先进Q k [技术,红兰公司不吝投入,各类先进设备一应俱全。2004年该公司引进了全台湾第一台海德堡74 DI印刷机。与兴台公司一样,红兰v m , Q /也保留了手工拼版作业,以增强灵活性。不过,红兰公司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其强大的整合营销能力及创新能力。
  永丰纸业股份有[ n ] r 7限公司
  最后一站是位于台湾土城市的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土城印刷大楼。永丰余为台湾造纸业的龙头企业,90年代曾试水内地市场,后因水C E E i H h X ) w土不服而退出,目前,又在江苏昆山投资M * $ F r $ h X昆山永丰余广告印务公司,再度进入内地。
  土城印刷大楼诞生于1993年,是永丰纸业与沈氏艺术印刷股份公司合作建设的。从EPS影像处理、5台单张多w 8 q K b – +色对开机、3台商业轮转机,整套印后加工装订设备,以及. 2 l大量的日本宫腰表格机,到立体仓库;从政府选票、考试试卷到水电账单、银行账单。这是目前我所见过的最为完整的可变数据生产体系。该生产体系全部使用ERP管理,t . \ Q d q在数据部门,实现全程摄像头监控,电脑只进不# ( w \ $出,每个房间门禁系统刷卡进入;报警系统完备,在重要* g { X g v部位,一旦人的站立时间过长或越过警戒线便会自动报警;数据备份齐全(而且是远程备份),工人随时用扫描仪检查条形码,核对数据准确性;工人进入工厂需提供证明;墙上四处贴着警告标语,告m y | q . { n诫一旦触犯法律将得到惩罚。
  除了ISO认证之外,公司还通过DS7799信息安全认证,这在内地尚未开展,但作为安全印务厂家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认证。
  土城印刷大楼俨然一位印刷巨人,各种工艺齐全。高达11层的大楼(地下3层,地上8层)占地面积不过1000平方米,却恒O h Y % v & W _温恒湿,是一幢除尘、换气及废水回收处理配备齐全的工业大厦。土城印刷大楼曾被APO亚洲生产力组织遴选为减废示范厂,反观国内的工业园区,大肆圈地,浪费资源,名为印刷工业园,实为房地产销售,名不副实。
  该大楼的立体结构设计更为经济、节约– 6 d,三废处理更省钱,而其每平方米工业产值甚至超过了上海引以为豪的南京西路的办公楼宇。相比目前内地兴起的各类印刷a D 7 ^ $ p \ t s城、包装城,台湾的工业园区并不气o x P a x派,但非常\ W B K 8 Q实用。台湾处于地震带,大楼修得四四方方,一幢大楼即一个大公司。以土城印刷大楼为例,34米长N p F ; J v c i z、4米高的海德堡M600商业轮转机,竟被放入了地下3层,空间利用可谓到了极致,这种务实高效的做事风格值得国内同行深思d b S Q [。台湾同业如此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也是被市场逼出来的。据U } 8 A X u j介绍,台湾轮转h G t M P K R机最低工价为人民币6元/色令,是上海最低工价12元的1/2,而当地印刷p u u m y C厂人均工资每月为1万元人民币,是上海印刷业人均工资的5倍。这一对比不禁令我们目瞪口呆。\ ~ C 7
  看来,台湾市场的竞争真可谓“血拼”,4 # j X ! ; A : V但仅靠价格血拼是无法长期生存的,通过对这三家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它们均各怀绝技。兴8 \ Y % \ ) n c )台虽有60年历史略显老态,却在积极转型,希望依托数码及特种印刷来焕发q a e ; % G青春;红兰正值壮年,V 6 X p v 3 I投下巨资整合产业,以此杀出一条血路;L t Y O H永丰2 & M Z \ \ + &余像一条巨鳄,稳步Z B n J 1 f迈向门槛极高的可变数据安全印务领域,利用门槛优势令对手望而却步。
  临行前一晚,在用故宫元素l W _ 1 h n装潢得富丽堂皇的台北圆山饭店内,台北市印刷商业同业分会理事长李长松携会员与我们进行了会谈。台湾中华印刷科技学会; K y H理事长张中一先生因故未能前来,由李长d T l F 4 O松先生代为看望大家。席间,台湾同行表达了加强两岸沟通的渴望,提出了将两岸三地的联系延伸至韩国的首尔,加强与韩国首尔印刷行业同行间的联系与交流,这一提议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台湾同行也对投资内地表现出极大兴趣,但鉴于目s A 5 ,前内地印刷市场处于供大于_ H y _ E Z求的局面,有人士担心,台湾包装印刷业将由于电子和E 3 \ $制造业大量迁往昆山而举步维艰。
  目前,台商苦于内地商务成本的不断上升,三通事宜迟迟未能解决,而有迁往越南、印度等商务成本更低地区的举动,更有大型食品厂商在流水生产线中将印刷部分也包括进去,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加剧了m 7 2 , q包装业的艰难。台湾印刷业已步入成熟期,从台湾同行赠送给我们的刚刚出版的《2006年中华印刷科技年报》一书中可见一斑。书中收集的论文很有技术含/ g 9 R 8 0 t量,涉及许多前沿课题,如电子油墨、电子书\ c [ n F u及环保大豆油[ | y a墨的运用、ERP管理及数码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等。而此次我们所参观的5 f k 1 t三家公司也都基本走在新技术运用的前沿,从CTP到色彩管} e ] C理,再到整$ ] 4个流程的ERP管理,尤其_ | x a S在环保方面,大豆油墨已被普遍使用,其标志在厂区内随处可T # \ T ] –见;同时对于废水、废气的处理也均投入了大量资金\ 9 K S
 H 0 4 然而已经成熟的市场环境也是制约台湾印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近年来,受D y c市场空间所限,台湾印业的发展几近停滞,办公楼空置率居高不下,跨国公司纷纷将其亚太区总部迁往上海等内地城市。高雄港没了往日的繁华,就连101大楼(台湾最高的建筑物)亦明显出租不利,晚上灯光昏暗。台湾的商业百货公司虽不少,便利店以“7-11”为主,全岛有4000多家,涉足偏僻的农村,但大卖场仅有家乐福一家,并不似v V y a内地那样,3家卖场开s \ . G $ # G e g在一处进行血拼。毕竟这里只有2300万人口,土地面积只比上海多一点。而就印刷机的保有量而言,据台湾媒体统计全岛四色机保有量不过500多台,而在内地,仅上海一处恐怕便是其数倍。内I 0 v ~ \ T地市场虽大但不成熟,加上农村、城市发展两极分化,隐含了W ! ? +诸多风险,同时近年来,因投资过r ; c 6 H 7热引发的国Y W S 7 N –家宏观调控,已令许多同行深感冷冬来临。
  此外,台湾网络发达,全{ d ( M ) C ^岛宽带网络用户在2005年已超过460万户,网速为2Mbps,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排名第2。台北故宫面积很小,但其利用3D技术将馆/ y Y O % )藏文物用图像L $ P + b I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参观者。在台湾,政府采购、招标、公民申报纳税全部实现网络化操作,每年节约的印刷资金数目可观,这也是岛内不需要那么多印刷机的原因之一。对g Y + Y I L N于网络的崛起,我们投资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与台湾同业的座谈一直持续到晚上11} l \ l ! ]点。会后,我们合影以作b C i ;留念。
  匆匆10日的环岛行在使我们对台湾印刷业留下粗略印象的同时,也收获了颇多感悟。从三家台湾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内地印刷业的未来,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不是靠打价格战,而是& E N以差异化,细分市场,追求质量及特色,延伸产业链,寻求增值服务,开发市场。

产品
台湾印刷业掠影

海德堡Versafire CV

台湾印刷业掠影

速霸CS 92评测

台湾印刷业掠影

U p _印网R & j M r \ N $ V体验报告

相关新闻

QQ咨询
电话联系

销售部:021-36213330

黄先生:13761222917

微信咨询

添加专属客服

一对一为您服务

d7c24dd30beedb4516213875824ce23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